在民用建筑中,由于居住人口数量众多,消防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及相应的疏散训练,一旦发生火灾,将难以发挥出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人们将难以快速逃离火灾现场,而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能够为人员逃生提供重要的指引作用。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民用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时,要灵活应用设计技术,进行智能消防应急系统的设计,以有效应对所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以及解决疏散困难问题。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急照明系统是重要的照明设施之一,同时也是消防应急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发生火灾事故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浓重的烟雾,不仅会降低能见度,同时会阻碍人们的呼吸。此时,在建筑发生火灾后,科学有效的应急照明系统能够使电源在被切断的情况下提供照明供电,为人们指引正确的逃生路线,最大程度地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近年来,随着现代照明技术与消防应急照明法规的不断完善,消防应急设备的质量以及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改进,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同时通过加强行业标准的规范化,使照明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结合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打造出智能化的应急照明系统,提高消防应急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传统应急照明系统相比,智能应急照明系统的优势在于智能。传统照明系统注重照明,并不具备一些独特的功能,而智能应急照明系统除具备传统照明系统的照明作用之外,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指示,提前进行火灾事故的预警,使人们可以在烟雾缭绕的火灾现场快速辨明逃生方向。
传统的应急疏散指示的逃生方向是固定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逃生指示方向为火灾现场附近时,就会给受灾人群逃生带来灾难。另外,对普通应急灯具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存在着严重的滞后问题。普通应急灯具最主要的功能是在火灾时启动应急,而启动应急的关键在于配备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定时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若没有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则会在发生火灾时,给大楼的逃生疏散指示带来诸多盲区。
而利用智能网络技术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发生时,可准确判断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烟雾蔓延方向以及安全门开启状况等,且所有智能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会根据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烟雾蔓延方向进行调整。当应急照明控制器(系统主机)接收到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报警信号后,立刻下达指令,使所有应急标志灯按照内置的逃生预案调整指示方向,为建筑内不同位置的人群指示最佳逃生路线,最大限度地避免伤亡。
3.1 供电线路设计
在对民用建筑进行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时,需要重视电路设计,尤其是供电线路设计。智能化照明系统离不开供电线路的电力能源支持,一旦电力能源供应缺失,所设计的智能化应急照明系统功能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设计师必须要合理设计供电线路。首先,要确保电路的耐热性。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其室内的温度会急剧升高,如果供电线路不具备较好的耐热性,电线就会短路或断电,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将会停止工作,所有智能化功能无法发挥作用,这就需要选择耐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如聚氨脂(155℃)、聚脂(135℃)、聚偏氟乙烯(150℃)和尼龙(115℃)等,这类电缆常用于通信、汽车、电机、建筑等行业。其次,还要适当地进行电路切换设计。一旦发生火灾,则可以通过对烟雾与温度的感应,迅速切换供电线路来源,确保智能应急照明设备稳定运行。在断电情况下,要能确保备用电源为智能照明应急设备提供稳定电力供应,最短供电时间要达到1h,以确保人们在逃生过程中,智能消防应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后,要定期对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供电线路进行维修与养护,确保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正常启动,避免在发生突发火灾事故时系统停摆。
3.2 灯具设计
在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灯具设备的选择同样重要,要确保灯具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能够瞬间点亮,能在火灾发生时穿透浓密的烟雾,为居民提供指示,这对于灯具设备的承受能力和持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灯具的选择优先考虑LED灯具,依据电源特性采用绿色光源,表面亮度设置在90~290CD之间。无论采用地埋式还是嵌墙式,为了确保安全性,都必须要采用专用配套设施。同时,还要具备较为可靠的防水性能,确保防护等级不小于IP54。由于火灾发生时容易使电路发生故障,因而需要配备备用电池,最大程度上确保灯具的低能耗、高能效,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照明。
3.3 系统智能化设计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注重智能技术的应用,保证智能消防系统的实用性。通过在原有电气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予以改良,将智能化照明系统与消防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系统中融入信息化操控技术、自动化温度读取技术以及红外线测量人口数量以及拥挤程度的相关技术,保证消防应急系统应急能力和整体智能协调水平。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可以快速发出预警,为人们提供正确的逃生指引,避免发生踩踏事件和恐慌引起的不必要的伤亡。同时,要强化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的显示功能,例如:增加监视电源的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运行、储备电源的充电状态等,使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更加清晰明了。
3.4 网络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要发挥出网络化技术的优势作用,通过网络管理方法实现远程控制,始终确保总控制室对各项消防灭火设施以及应急照明系统的控制。由于网络具有远程操控性,传达指令的人员能够在发生火灾楼区以外的安全区域,帮助相关人员进行疏导。因此,在智能消防应急措施中,需要引入网络化管理模式,通过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发生的问题,并通过人工介入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加强应急消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例如,控制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开启安全通道指示灯,关闭重火灾区域的安全通道指示灯,帮助人们选择最佳逃生路线,并利用语音疏导提醒人们合理避灾。
3.5 系统通信设计
在面对民用建筑火灾事故时,不仅要保证人群能够快速疏散,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要能够及时止损。所以,在系统设计方面,需要融入智能化现代系统通信技术,使其能够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时间触发预警系统,在疏散人员的同时,保证消防救援队伍能够快速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尽量将伤亡与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在进行民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全面掌握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相关技术和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提高其与民用建筑的契合度,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消防救援的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们的损失,保障人们的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